一年级易错题及解析

【易错1】

小林带的钱正好够买一辆58元的玩具汽车,小林最多有几张10元?

【问诊】这题小朋友往往会跟“小林买一辆58元的玩具汽车,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付了几张10元?”相混淆。相比而言,“最少付几张10元”好理解。小朋友会不断尝试,并自己不断修正:付5张10元才50元,是买不到58元的玩具汽车的,那就要付6张10元,60元就能买到了。所以在遇到上面这题时,常常会下意识地转变成求“最少付几张10元”的问题。上面这题要求“最多付几张10元”,关键是要理解“正好够买”的意思。“正好够买”说明小林所带的钱不多不少就是58元,而在58元里面最多就只有5张10元。如果认为最多有6张10元,那小林的钱最起码有60元,怎么会“正好够买”呢?因此,学会分析题中的关键字词,对解题相当有帮助。

【练习】王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65元的排球,王老师最多有几张10元?

【易错2】

【问诊】这题应属于“计币”,就是计算一共有多少钱。小朋友按常规的方法把几元的与几元的合起来,把几角的与几角的合起来,往往就会出现“(1)元(11)角”。但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一般满10角就会转化成1元,所以应是“(2)元(1)角”。在计币时,可以把满10角或满10分的人民币圈起来,提醒自己可以转化成大一点的单位,这样就不容易出错

【易错3】

东东折了40只纸鹤,明明折了28只纸鹤,明明最少要折多少只纸鹤才能超过东东?

【问诊】对于这题,小朋友会重视“最少”两字,但往往会忽略“超过”两字。大多数会列式:40-28=12(只),觉得这题就是求东东与明明折的纸鹤的相差数。其实不然,“最少”两字重要,“超过”两字同样重要!如果明明再折12只纸鹤,那他的纸鹤也是40只,只能说明明的纸鹤与东东同样多。而问题是求明明的纸鹤要超过东东,而且是折最少的只数,所以我们认为,明明只要多出一只纸鹤就是超过了东东。答案应该是:40-28=12(只),12+1=13(只)。对于题中有多个关键条件的,一个都不能忽视!

【练习】小红和小文跳绳,小红跳了46下,小文跳了53下,小红最少跳几下才能超过小文?

【易错4】

学校有50个排球,一年级借走18个,二年级借走24个。一共借走多少个?

【问诊】对于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有的小朋友就会手足无措了,甚至会把先看到的50和18合起来就认为是一共借走的个数。其实可从问题出发,问题要求“一共借走多少个”,那只要把一年级借走的和二年级借走的合起来就是一共借走的。而题中的“学校有50个排球”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不起任何作用,是一个多余条件。因此,要善于根据问题,理清数量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条件来解答。

【练习】书店里有55本童话书,上午卖出了23本,下午卖出了18本,一共卖出了多少本?

【易错5】

学校要在一条大路的两边各栽26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问诊】这题由于对“两边各栽26棵树”这句话不理解而导致出错。其实可以画一个简单的图示来帮助小朋友理解,如图:

“两边各栽26棵树”,说明在大路的一边要栽26棵树,另一边也要栽26棵。所以只要把两边的树苗合起来就是所求的问题了。有时,简单的图示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题意。画图,是一个好办法。

【练习】绿化工人叔叔要在街道两边各摆28盆绿色植物,一共要摆多少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