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

一、生字词
1、近义词:
昏暗—阴暗      凝视—注视      粗暴—粗鲁
严肃—严厉        显眼—耀眼
2、反义词:
昏暗—明亮      粗暴—温柔      完好—破损
负责—敷衍        安全—危险      纯洁—污浊
3、词语理解: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二、课文分析:
  1、本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
  2、《半截蜡烛》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一个短小的剧本。文中的母子三人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半截蜡烛》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反映了杰奎琳和家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三、品味语句:  
  ① 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两个孩子说的话。一个“守”字和“不惜代价”表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与秘密共存亡的决心,也可见保住秘密这一任务的艰巨。守住蜡烛,守住秘密,就是守住自己深深眷恋的祖国,从中可以看出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誓死赶走侵略者的决心。正是这朴素、坚定的话,使两个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敌人面前,才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② “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我们不能忽视课文关于蜡烛的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在这种时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危险的存在,他们心急如焚。正是这种对危急的描写,有力地衬托出了他们的沉着、机智和勇敢。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小杰克想出了去柴房抱柴的借口,并且“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帮助杰克,但依然没能成功;杰克的计策失败,保住蜡烛的重任就落到了杰奎琳身上。小小的杰奎琳充分施展出她的智慧,动作上是那样漫不经心,“打了个懒懒的哈欠”“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一点慌张的痕迹也没有;表情是那样天真可爱,“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理由是那样的不露破绽,“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的语言最有特色,她叫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极大地满足了德国少校的虚荣心,顺利地拿到了蜡烛。愚蠢的侵略者做梦也不会想到,柔弱的妇女,天真烂漫似乎不谙世事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与他们进行了一场多么惊心动魄的战斗啊!而这战斗,又是以他们的失败告终!
  无疑,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勇敢的,这种勇敢来源于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爱,对和平生活的爱。这在文中字里行间都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