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词:
1、多音字:
扫sào 扫帚 扫sǎo 扫兴 行 xíng 飞行 háng 银行
2、近义词:
改观--改变 统统--全部 保持--持维
光秃秃--光溜溜 繁殖--繁衍 颤动--振动
3、反义词:
宽敞--狭窄 灾难--幸运 害虫--益虫
隐蔽--暴露 关键--次要
4、词语解释:
打扫:加双引号并不是真正的打扫,针对下文所说的砍光和除尽。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 宽敞:宽阔;宽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逞凶:做凶暴的事情;行凶。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二、句子理解:
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比喻句,把橡树和菩提树比喻成扫帚,说明森林被侵袭的程度大。
‚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平衡。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揭示了大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ƒ 它们(指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吃”“咬”“钻”“毁”四个词写出了害虫的危害之大,点明了“打扫”森林造成危害的真正原因。
三、课文分析:
1、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告诉人们要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2、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重点)
答: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枯枝败叶腐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的肥力,它和矮树丛还是一些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句逞凶啦。他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3、为什么说“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重点)
答:因为科学家不仅受到鸟类的启发发明飞机,而且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不断改进飞机和轮船的性能,造福人类,所以作者说“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4、人类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解决了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