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

一、生字词
1、多音字:
圈 quān(圈套)juān(圈猪)juàn(羊圈) 
畜 chù(牲畜)xù(畜牧)      
2、近义词:
端庄--大方      专注--专心       遮掩--遮盖
安闲--安逸      平稳--沉稳       沉睡--熟睡
闪烁--闪耀  
3、反义词:
赞许--批评   舒缓--急促    微弱--强烈
端庄--邋遢      严肃--活泼
4、词语解释:
  仪态端庄: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悠然自得: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指绵羊生活在绿色草原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
  吆喝:大声喊叫。这里指人与动物全都低声细语,可见环境的寂静。
二、句子理解:
  ①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专注”指专心注意,这一拟人写法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低地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干扰。
  ③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这一句是对前面具体地描写了牛群活动的场面总括,句中“全是”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④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作者面对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感叹这草场与骏马和谐。
  ⑤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晚霞消逝,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处的灯塔像瞌睡人的眼闪着昏黄暗淡的光,这是多么安然与宁静的境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夜晚的宁静也是荷兰的一大特点。
三、课文分析:
  1、本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为什么说荷兰是“牧场之国”?从哪里可以看出? 
答: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荷兰牛群众多,生活自然,再加上丝绒般的草地,色彩明丽,非常壮观。 
第二:荷兰有成片成片的原野,一望无垠,平坦而宽阔,是骏马生活的天堂,没有牧人 的吆喝,无拘无束,就连那些小动物也是如此。 
第三:从动物们的生活就知道,荷兰不仅是奶牛的王国、骏马的王国,也是牲畜们自由 生活的王国。 
第四:晚霞消逝,夜幕降临,挤奶工开始工作,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正因为荷兰三分 之一的土地都是牧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所以人们才说荷兰是“牧场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