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

一、生字词
1、多音字:
咽  yè 呜咽   yān 咽喉  yàn 下咽   
弹  dàn子弹   tán弹性 
2、近义词:
轻柔---温柔  竭力---尽力  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反义词:
失去---获得    持续---间断     制止---放任
轻柔---粗暴 
4、词语解释: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逼近眼前。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竭力:尽力。
 休克:这是一种细胞急性缺氧综合症,表现为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四肢发冷,脸色苍白,体温下降,神志淡漠。
 输血:把健康人的血液或血液的组成部分(如血浆、血小板等)用一定的器械输送到病人体内。
 呜咽:低声哭泣。
 颤抖:神情激动,紧张而发抖。 
二、课文分析:
  1、本文写阮恒在给一个受伤的小姑娘献血时,以为献血是要把自己所有的血都输给别人,很害怕,但他还是愿意去做,当别人问他原因时,他的回答是:“她是我的朋友。”故事赞颂了阮恒真诚无私给予朋友帮助的精神。
  2、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讲一名孤儿在炮弹爆炸中受了重伤,急需输血。第二段(第5~11自然段):讲阮恒是怎样献血的。第三段(第12~14自然段):讲阮恒献血是为了朋友。
3、写法:通过对人物动作、表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品质。紧紧抓住人物内心对输血一事的极度害怕来写,写出人物在愿意献血时和献血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害怕的心理中,突现出他勇敢的品质,进而表现出他心灵和情感中那感人至深的东西,从而充分地表现出了文章的主题。
三、佳句赏析:
  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着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这句话反映了阮恒当时复杂的心理活动。为了挽救朋友是献血还是不献血?矛盾的心情,在行动上就会犹豫不决,所以当时就表现了“一阵沉默”。献血对阮恒来说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他当时既感到神秘,又很胆小、紧张、害怕。因此“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通过短暂时间的思想斗争,阮恒想到朋友的生命危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给朋友献血,他的手“又举起来”了,这一系列的心理和动作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阮恒的内心世界。
   医生转过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这两句话是阮恒和医生一问一答。阮恒为什么以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而还要献血呢?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不仅是出自对朋友的一片友情,更因为他与被救的小姑娘都是深受战争迫害的孤儿,他们有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处境,在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促使他无私地献出自己的鲜血,甚至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