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一、生字词
1、多音字:
尽  jìn 尽力   jǐn 尽快 
屏  píng 屏障  bǐng 屏息
2、词语解释: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xiāo):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zhú)影和屏风相伴。
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二、课文分析:
   1、《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嫦娥》这首诗通过描写嫦娥夜夜孤寂悲凉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凄凉孤独的心情。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一夜未眠,孤单寂寞的情景。
三、诗句翻译:
 1、“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翻译: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
 翻译: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
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翻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4、“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要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必须对“嫦娥奔月”的传说有一定的了解(详见参考资料)。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