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一、词语:
1、近义词: 确乎——的确  觉察——发觉  徘徊——彷徨 
2、反义词: 聪明——愚笨  空虚——充实  匆匆——慢慢
伶伶俐俐——笨手笨脚
3、词语理解:
确乎:的确。              涔涔:汗流不止的样子。
  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二、课文分析:
   1、作者:朱自清
   2、本文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提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虚度光阴
   3、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二部分(2—4):写时间悄悄逝去,令人感慨。 
第三部分(5):照应开头,突出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4、文中一连串的设问句的作用:这些设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扣,展露了主题,深化了主题。
  5、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
(1)结构精巧,层次清晰,转承自然,首尾呼应;(2)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3) 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4)综合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将不易察觉的、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品味句子:
 ①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个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