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

一、词语:
1、近义词:简单——复杂  感谢——埋怨  危险——安全
机敏——迟钝  渺小——伟大 直直落落——弯弯曲曲
养尊处优——含辛茹苦  
2、反义词:姿态——姿势  形状——形态  构造——结构
舒服——舒适 机敏——机灵  堂皇——气派
渺小——微小 差异——差别
3、词语理解:
  堂皇: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二、课文分析:
  1、作者:丰子恺。浙江人。现代作家名仁,字婴行。从小爱好美术。代表作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2、本文详细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说明五根手指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从而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哲理。
  3、五根手指各有怎样的长处和短处?作者写五根手指的目的是什么? 
答:大拇指——形状不美,但是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食指——没有窈窕的姿态,却勤奋、敢于冒险、机敏。
中指——地位优越,曲线优美,却华而不实。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但能力薄弱。 
作者写五指的目的不在于刻意表扬或贬低某一根手指,而在于说明五根手指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它们的形状、性格、用途自然有所不同,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是“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了。
4、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说人一手有五指且各不相同。 
第二部分(2—5):分别描述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第三部分(6):照应开头,总结全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三、句子理解:
 ①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②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③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④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