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语:
1、近义词:畏惧—恐惧 凄凉—凄厉 安慰—宽慰
简陋—粗陋 野蛮—蛮横 忧郁—郁闷
苦闷—愁苦 郑重其事---一本正经
聊以自慰—聊以解嘲
2、反义词: 畏惧—勇敢 凄凉—繁荣 安慰—责备
简陋—豪华 野蛮—文明 忧郁—开朗
麻烦—方便 苦闷—愉快
3、词语理解:
畜养:饲养动物。
圈养:放在圈里饲养。本文指鲁滨孙把山羊放在圈里饲养。
教化:用伦理道德等约束和引导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化。本文指鲁滨孙教“星期五”说英语和学习文明人的生活习惯等,试图把“星期五”从野人变成文明人。
知足安命: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二、课文分析:
1、《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本课内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
2、本文写的是鲁滨孙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孙在岛上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岛上,鲁滨孙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柱留痕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非常吃力;每天要为自己寻找食物。后半部分,是鲁滨孙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3、鲁滨孙在严酷环境中心里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这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三、品味语句:
① 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鲁滨孙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孙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是有关的。在原著中,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记录,他记得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岛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斫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了。
② 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
这句话正是鲁滨孙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孙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的忧郁和失望,是他能否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
③ 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它却办不到。
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孙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孙的孤寂和无奈。难怪后来鲁滨孙遇见“星期五”时,有这样的描写:“但是,此刻那头一个被击昏的人苏醒过来了,我就指着他,让被救的野人看。这个人马上对我说了一串我听不懂的话,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因为这是我来到荒岛上二十五年以来头一回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④ 总的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这段话要结合前文鲁滨孙把流落荒岛的“幸”和“不幸”排列出来来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极的东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应该心存感激。这句话是鲁滨孙“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体现。
⑤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这句话是鲁滨孙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孤身荒岛二十八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